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settrSelectedText ? settrSelectedText : '更新时间'}}
{{sexSelectedText ? sexSelectedText : '性别'}}
{{ageSelectedText ? ageSelectedText : '年龄'}}
{{settrSelectedText ? settrSelectedText : '更新时间'}}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名企巡礼]德国拜耳制药公司 名企巡礼

时间: 2014-12-22 17:36 分类: 药招聘会 来源: [转载]

请用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 {{clickNum}}

[名企巡礼][推荐]德国拜耳制药公司 名企巡礼

拜耳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拜耳的发展史就是对更高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公司于1863年在德国创建。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并为拜耳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

    目前,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拜新同、西普乐、美克、拜唐苹、尼膜同、优妥、优迈、特斯乐、拜斯明-25等。此信息来自《中国药人才网》:http://www.yaorencai.cn

 

拜耳
百科名片
拜耳公司是世界最为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公司的产品种类超过10,000种,是德国最大的产业集团。被人们称为“世纪之药”。同名化学家拜耳(1835~1917)因研究有机染料和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目录

基本简介 
拜耳历史 
中国相关 
公司组织 
工作团队 
中国大陆
拜耳十字 
化学家拜耳
基本简介 
拜耳历史 
中国相关 
公司组织 
工作团队 
中国大陆
拜耳十字 
化学家拜耳 
展开 


基本简介
拜耳公司于1863年由弗里德里希- 拜耳在德国创建。1899年3月6日拜耳获得了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该商标后来成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知名度最高的药品品牌,并为拜耳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巨额利润。1925年公司同其他几家化学公司合并建立法本化学工业公司,战后被拆散。1951年成为独立的法本继承公司,称拜耳颜料公司,1972年取名“拜耳公司”。 
公司在中国上市的主要产品有:拜新同、西普乐、美克、拜唐苹、尼膜同、优妥、优迈、特斯乐、拜斯明-25等。 
拜耳公司分为3个子集团公司,分别是:拜耳材料科技,拜耳农作物科学,拜耳医药。 
该企业在2009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五十四。[1] 
拜耳历史
染料推销员Friedrich Bayer和主染色员Johann Friedrich Weskott合作创立了“Friedr. Bayer et comp.”,以生产和销售合成染料。 
尽管使用煤焦油衍生物生产染料的历史仅有几年,却为年轻的化工行业开创了全新的业务领域。 
公司在Wuppertal-Elberfeld设立了科学实验室(1878至1912年间为公司总部),制定了行业研究的新标准。经过不懈努力及孜孜探索,拜耳研发出了众多中间产品、染料和药品,其中包括“世纪之药”——阿司匹灵。阿司匹灵由Felix Hoffmann开发,于1899年投放市场。在这段时期,拜耳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出口远至中国,并在俄罗斯、法国、比利时、英国和美国设立了分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Elberfeld已无法满足继续扩张的需求。因此,拜耳首先于1891年收购了Dr. Carl Leverkus & Sons North of Cologne工厂,继而购买了莱茵河沿岸的一些其它土地。1912年,公司总部迁至勒沃库森。 
二战以后,拜耳又一次集中精力投身研发工作,为重新建立业务运营奠定了基础。聚氨酯化工的进一步发展、新作物保护产品、聚丙烯腈纤维Dralon等纤维、热塑材料模克隆、新合成纤维染料和其他诸多发明均在公司的扩张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心脑血管药、皮肤抗真菌药、广谱抗生素等新产品相继从拜耳的制药实验室诞生。 
1988年,拜耳庆祝成立125周年。同年,拜耳集团成为首家在东京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德国公司。 
1994年,拜耳收购了Sterling Winthrop的北美自我药疗企业——这是公司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事件,因为此次收购使公司得以在美国重新使用“拜耳”作为公司名称。这是75年来拜耳首次以自己的名称并以拜耳十字标识作为企业标识在美国开展运营。1995年,美国的Miles Inc.被重新命名为拜耳公司。 
2002年,拜耳股票以BAY为股票代号在全球最重要的证券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7月1日,拜耳集团开始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重组,从而形成了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 
中国相关
公司组织
拜耳大中华区集团主要面向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市场开展运营。拜耳集团大中华区由管理控股公司领导,下设子集团与合资生产企业在其战略引导下开展独立运营。大中华区集团由拜耳大中华区集团总裁——戴慕博士领导。 
工作团队
大中华区集团各类职能部门共有员工约2,800人。 
公司及地点 
拜耳目前在大中华区拥有18家公司,其中8家公司的生产设施现已投产,为公司涉足的所有业务领域提供支持。本地化生产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与日俱增。 
中国大陆
拜耳(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北京、广州) 拜耳(四川)动物保健有限公司(成都) 拜耳涂料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拜耳光翌板材有限公司(北京)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北京)金陵拜耳聚氨酯有限公司(南京)拜耳(上海)聚合物有限公司(上海) 
拜耳聚氨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拜耳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拜耳杭州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杭州) 
拜耳天津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天津) 
香港 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台湾 台湾拜耳(台北) 台湾拜耳聚优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前金区) 台湾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台北) 
重要的潜在市场: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拜耳最重要的潜在市场之一。2004年,拜耳在该地区的13,849名员工创造了49亿欧元的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6%左右。公司的中期目标是大幅提高亚太地区的销售份额。1990年至今,拜耳集团已在该地区投入约27亿欧元用于资本支出、收购和研发,这充分证明,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亚太地区对拜耳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1] 
拜耳十字
拜耳十字是拜耳公司的标志,1904年起开始使用。拜耳十字由横排和坚排的“拜 耳”(BAYER)英文单字组成,两个词共用一个"Y"字母,最外面为一个圆圈。拜耳总部在勒沃库森有一个大的霓虹灯标志。这个1958年安装的拜耳十字是世界上最大的霓虹灯广告。 
化学家拜耳
拜耳(1835~1917)Baeyer,Adolf von,德国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1917年8月20日卒于斯特尔堡。曾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化学,是R.W.本生和F.A.凯库勒的学生。1858年在柏林大学获博士学位,1860年任该校化学讲师。数年后任柏林工业研究所化学研究室主任。1872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化学教授。1875年任慕尼黑大学教授。他的第1项成就是1863年发现了巴比土酸——巴比妥类安眠药的母体。1865年,他开始了靛蓝染料的研究工作,1880年合成了靛蓝,1883年确定其结构。1885年拜耳根据碳原子正四面体的模型建立了张力学说。188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戴维奖章,表彰他在靛蓝方面的成就。 
1905年他因研究有机染料和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同年,他的科学论文集出版。